最近,伯朗特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尹荣造因为一份 “疯狂” 的薪酬提案彻底出圈了。这家曾经在新三板风光过的企业,如今却因治理丑闻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。咱们来捋一捋这出堪比商战剧的大戏。
先说说尹老板的 “神操作”。公司从 2020 年开始就一路下坡,营收从 4.47 亿跌到去年的 2.01 亿,2023 年还亏了 1.25 亿,今年上半年又亏了 3941 万。可就在这节骨眼上,他突然提出要给自己开 200 万月薪,年薪高达 2400 万!要知道,A 股机器人龙头埃斯顿的 CEO 去年年薪才 500 万,而伯朗特的营收连人家零头都不到。更夸张的是,他还在 7 月 29 日抛出个 “世纪提案”:未来十年公司净利润减 1 块钱后,剩下的全归他个人。这简直把公司当提款机了,股东们连分红的汤都喝不上。
这哪是激励啊,分明是 “合法抢劫”。有网友在股吧里骂得直接:“这哪是企业家,分明是吸血鬼,公司都快被吸干了!” 还有投资者在雪球上吐槽:“见过贪心的,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,这比抢银行还狠!”
再看公司治理,简直是 “皇帝新衣” 现场。尹老板去年 4 月修改公司章程,规定董事必须从在职员工里选,这等于把股东提名权给废了,董事会成了他的一言堂。更绝的是,他早年通过新三板高估值融资,诱导技术团队套现后,把钱全塞进自己控制的 “荣造一号基金”,再用基金投票权操控董事会,玩起了闭环利益输送。有投资人直接点名:这就是 “治理结构私有化”,公司早成了他的私人领地。
不过这次尹老板踢到铁板了。持股仅 1.54% 的第十大股东君岚投资,8 月 7 日通过公司公众号发公开信,直接开撕尹荣造 “掏空公司、羞辱股东”,还号召 8 月 18 日股东大会罢免他。这招 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” 太漂亮了,毕竟尹老板刚失去了荣造一号基金的 40% 投票权 —— 这基金刚完成清算,投票权全回到原始出资人手里,他的权力根基瞬间松动。
这场博弈背后,暴露出科技企业治理的深层病灶。尹荣造明明只是资本玩家,却被包装成 “万亿市值” 的技术狂人,结果被投资人揭穿老底。更讽刺的是,公司 2023 年摘牌后虽不在新三板,但股东超 200 人仍属公众公司,监管却形同虚设,中小股东成了案板上的鱼肉。
现在,这场大戏的高潮即将到来 ——8 月 18 日的股东大会将决定尹荣造的去留。如果小股东能联手推翻问题章程,这可能成为中国非上市公司治理改革的标志性事件;要是失败,那可真是打了监管的脸,暴露现行制度对中小股东保护的致命漏洞。
有财经博主评论得一针见血:“这不是简单的薪酬纠纷,而是创始人权力失控的典型案例。当制度设计沦为个人牟利工具,企业离崩塌也就不远了。” 这次事件给所有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提了个醒:再牛的创始人也得守规矩,把公司当提款机的下场,就是被市场狠狠教训。咱们就等着看,这场 “现代宫斗剧” 最终会怎么收场吧。